2008年1月6日
陳淑英/台北報導 (中國時報20080107)
年輕的劇場導演Baboo推出新作《給普拉斯》。Baboo說,他要用戲劇向難得的女作家致敬,也想探討人在「憂鬱」時,創作能量會有多大。普拉斯(Sylvia Plath)是美國著名女詩人,一生受憂鬱症的糾纏,經歷丈夫外遇婚變後,三十歲時自殺身亡。
Baboo說,他想知道憂鬱與創作的關聯性。「普拉斯最絕望時,是她創作最好時;當她人生最欠缺時,也是她創作最飽滿時。」他說:「原來創作能量與愛情一樣,在愈低潮匱乏情況下,展現的能量愈豐沛。」
生命最後一夜 憂鬱能量驚人
《給普拉斯》全劇設定在普拉斯死前的長夜。她試圖從丈夫泰德外遇的陰影中走出,本身又罹患久治不癒的感冒,那時她的憂鬱症隱隱浮動,自毀的慾望高漲。
Baboo說,普拉斯被稱為「自白派」詩人,她的詩從個人身體和情感出發,她詩中常用的直接自白,和戲劇中獨白形式很像,因此他決定用獨角戲呈現《給普拉斯》。
「這齣戲中,一個女子從頭到尾在舞台上獨白,到底對自己說話?還是對男人說話?」因此這齣戲安排由以演技著稱的演員徐堰鈴挑大樑。
向一位瘋狂的女詩人致敬,這樣的戲能獲得多少迴響?
「我不要大家進小劇場看戲,是抱著捧場心態。」Baboo說,他做戲,主要是想對一小群人說話,只要他們能懂,他就覺得夠了。
向女作家致敬 戲劇並不多
以女作家生平為題材的舞台劇作並不多。在Baboo的《給普拉斯》之前,有導演魏瑛娟以已逝作家邱妙津、美國女詩人愛蜜莉.狄金生(Emily Dickinson)故事為主題的戲劇。導演汪其楣去年則將著名詞人慎芝的一生搬上台。
魏瑛娟在二○○○年將邱妙津自傳式遺作《蒙馬特遺書》搬上舞台,演出邱妙津才華洋溢但走不出性向困惑,在二十六歲妙齡之年自殺的故事。二○○三年時,她又以小劇場演繹傳奇女詩人狄金生後半生。狄金生後半生足不出戶,悄悄創作了一千多首影響後世深遠的詩作。而汪其楣去年編導的《歌未央》,則是描述千首詞人慎芝的一生。。
汪其楣說,女性總被刻畫成慈愛的媽媽、聽話的祕書、賢淑的妻子,難道女性沒有其它面向嗎?「以女作家為編導題材,就是想突出女性也有才華、也有自主性的思想。」
魏瑛娟是「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」創團元老,從取團名就可看出魏瑛娟對女性創作者的觀點。她表示,「如果莎士比亞有跟他一樣有才華的妹妹,也不會在戲劇界、文學界出頭天。」
狄金生、邱妙津、慎芝 難得作品
魏瑛娟認為「女性是被壓抑的」。為破除女性才華被男性體制壓抑的魔咒,她藉詮釋女作家的生平故事,呈現女性的多面向。
當時她處理《蒙馬特遺書》,用了六位女演員以希臘歌隊的形式,重組、敘述書中內容,並強調肢體間張力,呈現對愛情的絕望與掙扎。三年後她處理《愛蜜莉.狄金生》,則以四位女演員以詩化的語言,演繹這位足不出戶,卻創作驚人的女詩人。
Baboo認為,不論古今中外,過去女性受教育機會不普遍,能提筆寫作又能名留青史的更少,能傳世的每個女作家幾乎都有特殊的性格,在受到壓抑的環境中發展出自我與才華,顯得十分特別獨特。
永遠的繆思《瓶中美人》普拉斯
丁文玲/台北報導 (20080107)
美麗、充滿才華卻受苦,美國女詩人普拉斯與吳爾芙一樣都具備戲劇性的特質,吸引了後代創作者,將她們視為「永遠的繆思」。
普拉斯生於一九三二年,長年罹患憂鬱症,三十歲就開瓦斯自殺死亡。一頭金髮、身材與臉孔娟秀姣好的她,生前出版的詩集有《巨神像》,死後出版的則有《精靈》、《渡河》和《冬樹》。但最受矚目的作品,還是她自傳性濃厚的小說《瓶中美人》。普拉斯的詩作充滿對人際關係的熱情與質疑,風格獨特,深入探討死亡和自我等議題。
心高氣傲的普拉斯,因為女性從事文學創作的環境仍不及男性自由開放,抑鬱寡歡。她與詩人泰德休斯(Ted Hughes〉的婚姻因休斯的外遇破裂,努力維持的家庭生活宣告失敗,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在普拉斯的許多作品裡,都可以看到她在傳統女性角色束縛中,無所適從、掙扎泅泳的痕跡。她也曾在詩中表達出弒父、抗拒成為母親角色的痛苦。
評論家南方朔說,普拉斯的丈夫休斯也是個悲劇角色。休斯是英國當代最重要的詩人之一,文學成就毫不遜於普拉斯,卻因普拉斯的自殺一輩子無法翻身。
前年,一本《不理智的戀人:愛西亞.維薇爾傳記》,揭露休斯外遇對象維薇爾,跟普拉斯一樣都是自殺而死,這讓一九九八年即已逝世的休斯再度被撻伐。
休斯生前飽受女權份子譴責,但他只是沉默的整理出版普拉斯詩作。休斯一直到他過世那年,才以詩集《生日信札》,低調表達他對此事的遺憾:「原意不是為了傷害/只是為了留存快樂的回憶」。
年輕的劇場導演Baboo推出新作《給普拉斯》。Baboo說,他要用戲劇向難得的女作家致敬,也想探討人在「憂鬱」時,創作能量會有多大。普拉斯(Sylvia Plath)是美國著名女詩人,一生受憂鬱症的糾纏,經歷丈夫外遇婚變後,三十歲時自殺身亡。
Baboo說,他想知道憂鬱與創作的關聯性。「普拉斯最絕望時,是她創作最好時;當她人生最欠缺時,也是她創作最飽滿時。」他說:「原來創作能量與愛情一樣,在愈低潮匱乏情況下,展現的能量愈豐沛。」
生命最後一夜 憂鬱能量驚人
《給普拉斯》全劇設定在普拉斯死前的長夜。她試圖從丈夫泰德外遇的陰影中走出,本身又罹患久治不癒的感冒,那時她的憂鬱症隱隱浮動,自毀的慾望高漲。
Baboo說,普拉斯被稱為「自白派」詩人,她的詩從個人身體和情感出發,她詩中常用的直接自白,和戲劇中獨白形式很像,因此他決定用獨角戲呈現《給普拉斯》。
「這齣戲中,一個女子從頭到尾在舞台上獨白,到底對自己說話?還是對男人說話?」因此這齣戲安排由以演技著稱的演員徐堰鈴挑大樑。
向一位瘋狂的女詩人致敬,這樣的戲能獲得多少迴響?
「我不要大家進小劇場看戲,是抱著捧場心態。」Baboo說,他做戲,主要是想對一小群人說話,只要他們能懂,他就覺得夠了。
向女作家致敬 戲劇並不多
以女作家生平為題材的舞台劇作並不多。在Baboo的《給普拉斯》之前,有導演魏瑛娟以已逝作家邱妙津、美國女詩人愛蜜莉.狄金生(Emily Dickinson)故事為主題的戲劇。導演汪其楣去年則將著名詞人慎芝的一生搬上台。
魏瑛娟在二○○○年將邱妙津自傳式遺作《蒙馬特遺書》搬上舞台,演出邱妙津才華洋溢但走不出性向困惑,在二十六歲妙齡之年自殺的故事。二○○三年時,她又以小劇場演繹傳奇女詩人狄金生後半生。狄金生後半生足不出戶,悄悄創作了一千多首影響後世深遠的詩作。而汪其楣去年編導的《歌未央》,則是描述千首詞人慎芝的一生。。
汪其楣說,女性總被刻畫成慈愛的媽媽、聽話的祕書、賢淑的妻子,難道女性沒有其它面向嗎?「以女作家為編導題材,就是想突出女性也有才華、也有自主性的思想。」
魏瑛娟是「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」創團元老,從取團名就可看出魏瑛娟對女性創作者的觀點。她表示,「如果莎士比亞有跟他一樣有才華的妹妹,也不會在戲劇界、文學界出頭天。」
狄金生、邱妙津、慎芝 難得作品
魏瑛娟認為「女性是被壓抑的」。為破除女性才華被男性體制壓抑的魔咒,她藉詮釋女作家的生平故事,呈現女性的多面向。
當時她處理《蒙馬特遺書》,用了六位女演員以希臘歌隊的形式,重組、敘述書中內容,並強調肢體間張力,呈現對愛情的絕望與掙扎。三年後她處理《愛蜜莉.狄金生》,則以四位女演員以詩化的語言,演繹這位足不出戶,卻創作驚人的女詩人。
Baboo認為,不論古今中外,過去女性受教育機會不普遍,能提筆寫作又能名留青史的更少,能傳世的每個女作家幾乎都有特殊的性格,在受到壓抑的環境中發展出自我與才華,顯得十分特別獨特。
永遠的繆思《瓶中美人》普拉斯
丁文玲/台北報導 (20080107)
美麗、充滿才華卻受苦,美國女詩人普拉斯與吳爾芙一樣都具備戲劇性的特質,吸引了後代創作者,將她們視為「永遠的繆思」。
普拉斯生於一九三二年,長年罹患憂鬱症,三十歲就開瓦斯自殺死亡。一頭金髮、身材與臉孔娟秀姣好的她,生前出版的詩集有《巨神像》,死後出版的則有《精靈》、《渡河》和《冬樹》。但最受矚目的作品,還是她自傳性濃厚的小說《瓶中美人》。普拉斯的詩作充滿對人際關係的熱情與質疑,風格獨特,深入探討死亡和自我等議題。
心高氣傲的普拉斯,因為女性從事文學創作的環境仍不及男性自由開放,抑鬱寡歡。她與詩人泰德休斯(Ted Hughes〉的婚姻因休斯的外遇破裂,努力維持的家庭生活宣告失敗,成為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在普拉斯的許多作品裡,都可以看到她在傳統女性角色束縛中,無所適從、掙扎泅泳的痕跡。她也曾在詩中表達出弒父、抗拒成為母親角色的痛苦。
評論家南方朔說,普拉斯的丈夫休斯也是個悲劇角色。休斯是英國當代最重要的詩人之一,文學成就毫不遜於普拉斯,卻因普拉斯的自殺一輩子無法翻身。
前年,一本《不理智的戀人:愛西亞.維薇爾傳記》,揭露休斯外遇對象維薇爾,跟普拉斯一樣都是自殺而死,這讓一九九八年即已逝世的休斯再度被撻伐。
休斯生前飽受女權份子譴責,但他只是沉默的整理出版普拉斯詩作。休斯一直到他過世那年,才以詩集《生日信札》,低調表達他對此事的遺憾:「原意不是為了傷害/只是為了留存快樂的回憶」。
0 意見:
張貼留言